鄒某是退休干部。他有一子三女,三個女兒多年前分別成了家,但是長子有點癡呆未婚,和父親一起生活。喪偶后鄒某經人介紹結識了黃女士,雙方辦理了再婚登記手續(xù)。后鄒某因患病,醫(yī)治無效后死亡。鄒某子女為父親料理了喪事。鄒某生前單位按照有關規(guī)定,一次性發(fā)放給鄒某家屬撫恤金22534元。在分割該筆撫恤金時,鄒某的子女與黃女士發(fā)生了爭執(zhí)。黃女士認為,鄒某三個女早已成家且均有一定的經濟收入,長子雖然癡呆,但是并沒有喪失勞動能力,且自己能創(chuàng)造勞動收入,該撫恤金應由自己享有。鄒某子女則認為,而子女在父親生病期間都盡了贍養(yǎng)義務,且自己的大哥是殘疾人,該筆撫恤金應與繼母平分。隨即,四個子女將繼母訴至法院,要求將該筆撫恤金子平分。
[審判]
綜合考慮本案的實際情況,法院認為,撫恤金是國家在死者死亡后,發(fā)給死者親屬的費用。國家發(fā)放這種費用,是用以優(yōu)撫、救濟死者家屬,特別是用來優(yōu)撫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它體現了國家對勞動者的物質幫助。因此,從撫恤的性質來看,它不屬于死者的遺產,不應作為遺產分割繼承,而應根據實際情況,以充分救濟主要或部分依靠死者生前撫養(yǎng)且目前生活困難的親屬為原則。所以在處理該案件的時候,充分運用這一原則,考慮到黃某年近六旬,視力低下,又沒有固定的勞動收入,讓黃某與繼子女達成了調解協議,由鄒某的長子領取10000元撫恤金,黃某領取11534元,其他子女自愿放棄。
[評析]
雖然本案已調解結案,但是通過這個案件所反應的一些法律問題,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對于為撫恤金分割所發(fā)生的糾紛,一般在父母與親生子女間不會發(fā)生的,大多發(fā)生在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發(fā)生這些糾紛的主要原因是對撫恤金的性質不太了解,當事人往往將撫恤金與遺產混淆。撫恤金與遺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撫恤金系國家規(guī)定應發(fā)給死者家屬的一種補償費用,是對死者家屬的一種撫慰和救濟方式。撫恤金是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在死者死亡后給予其家屬一定的金錢。而遺產是死者在死亡時所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它既包括金錢,也包括實物。撫恤金發(fā)放的對象及性質是特定的。對象是發(fā)放給死者的家屬,這里所說的家屬是一種狹義上的家屬,通常是指與死者生前同吃同住而實際扶養(yǎng)的親屬。死者如已婚的,通常是指配偶;死者未婚的,通常指父母;死者既無配偶又無父母的,是子女。撫恤金是國家對死者家屬給予的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
綜上,由于撫恤金的性質和發(fā)放對象是特定的,因此不能像遺產那樣進行平分,應根據各個家庭組成的人員及死者生前對其扶養(yǎng)等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妥善、合理分割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chuàng)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chuàng)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