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承包人預期可得利益索賠”,是指因為發(fā)包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施工合同致使承包人本可以實現和取得的財產增值的利益不能實現和取得,承包人向發(fā)包人單方面提起的賠償損失主張。應該看到,預期可得利益索賠在我國工程索賠領域還是一個并不常見的概念。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它?實踐中又應該如何把握?
它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呢?
根據原《經濟合同法》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預期可得利益本來是被排除在可以進行工程索賠的費用之外的。但1999年10月1日起實行的《合同法》改變了這種狀況,其第13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該規(guī)定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國內經濟合同的預期可得利益可以索賠,為承包人進行預期可得利益索賠奠定了法律基礎。
承包人預期可得利益索賠幾種情況
一種是合同采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下稱新版示范文本)的,根據通用條款第44條,發(fā)包人原因引起的合同終止,包括發(fā)包人拖欠進度款,承包人停止施工,且超過56天,發(fā)包人仍不支付的;或者是因發(fā)包人違約(包括因發(fā)包人原因造成工程停建或緩建)致使合同無法履行,承包人經預通知后有權解除合同。
在上述情況下,承包人除了可索賠已完工程價款、退場費用、已付貨款及退貨費用外,還可索賠合同解除給其造成的損失。該損失包括預期可得利益的損失,并且一般主要是預期可得利益的損失。 |